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弘法開示> 大慈佛光人接心 心保和尚談禪

弘法開示

字級

大慈佛光人接心 心保和尚談禪

【人間社 王麒瑋 台北報導】 2024-03-19
3月16日佛光山大慈佛社舉辦「佛光幹部接心茶話會」,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、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,與60位幹部齊聚社教中心接心。監寺妙賢法師、滿富法師、國際佛光會檀教師鄭石岩教授、檀講師梁招娥、胡麗慧、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副祕書長張明芬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文山區一到五分會會長等幹部參與。

首先,心保和尚開示提到,加入佛光大家庭是菩薩道場,也是修行的地方,道場就在眾生身上,人與人、人與事,從中去增長智慧、福報、增加種種功德,並舉佛陀那時候一位年輕人,如何證得須陀洹的例子,說明護持佛法的功德。

心保和尚說,人間佛教的推行與修持往生極樂淨土完全沒有衝突,因為念佛修行的過程,實際上讀《阿彌陀經》時,不管是觀照乃至思惟,到極樂世界,「其國眾生,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,故名極樂。」無有眾苦代表沒有煩惱,在人世間一樣可以沒有煩惱,沒有煩惱一定是快樂,那跟極樂世界一樣。

「應無所住」是考驗,過程是說,想要解脫、自在,在之前要經過一個過程叫做千錘百鍊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解釋「禪」,千錘百鍊叫做禪,走過必有痕跡,有走過才是你的路,有走過你才會進步,才會前進,這叫做「如實」也就是「般若」,不是空談,六祖講「諸佛妙理,非關文字」,靠的是智慧與經驗,所以要走過千錘百鍊,再來講「般若智慧」。

心保和尚談及,「斷裂」就是煩惱不要延續,比如上一代仇恨,延續、遺傳到這一代,這一代時空跟上一代不一樣,那是上一代因緣,不能將煩惱再扯一起,在煩惱延續當中,要把它截斷,禪宗常講「截斷眾流」,流者就是「瀑流」,佛教講六種瀑流,所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那接觸到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那種貪嗔癡眾流一直沒有停,這個不容易,要努力。

「在人間可不可以沒有煩惱?」、「現在沒有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嗎?」、「惠能大師聽到『應無所住』,他有所悟,你聽過這句話有沒有開悟」、「常講轉煩惱為菩提,那你要不要菩提?你要不要入煩惱大海?」心保和尚帶領幹部以禪宗思惟,領略佛法的妙理,解釋每個層面,以禪宗修行方式與幹部互動提問,直指內心。

滿謙法師表示,聽心保和尚所講很受用,因為深入淺出,而且在三十幾年修行裡面,所講每一個都是體證,不是那麼簡單,隨便回答一句話,這裡面好好的學習會受用。

滿謙法師提到,少子化對出家修行人數減少,只要人心中有佛法,並落實在人間,真的去行佛,願意關心,會發現周遭有很多因緣出現,相應的人會愈來愈多。
12345678910第1 / 20頁
追蹤我們